不久前,一则关于外卖骑手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被持续传播:一名身穿某外卖平台工装的小哥倒在路上,路过的好心人施以援手将其扶起。单看视频事件也算一目了然,但被冠以《生活不易,又一单王倒下了》的标题后,画面瞬间被裹挟进情绪的漩涡,无数网友信以为真,接力转发。
然而,事实果真如此吗?外卖平台核实后发现,该视频所述纯属谣言。首先外卖小哥是因为低血糖晕倒,路人送医救治后已无恙;其次外卖小哥并非站点“单王”,配送量只是中低水平。面对汹涌的质疑,平台不得已诉诸法律维权,当事人也只得报警自证“未死”。
不知从何时起,将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悲情化叙事,已成为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密码。一些自媒体博主和MCN机构为此无所不用其极,或偷梁换柱,强加“故事”—如将小憩骑手捏造成“跳楼未遂”;或编排导演,刻意摆拍——让演员雨中狂奔,演绎“生活苦难”……在粗制滥造下,假爆款诞生,真流量变现。
当个别人把劳动者权益问题化作“流量提款机”时,不仅让社会大众对该劳动群体产生刻板印象,也让想要加入其中的劳动者望而却步。这事关劳动个体的尊严,更关乎社会信任。
治理乱象,刻不容缓。短视频平台需切实担起责任,健全审核机制,压缩极端、情绪化内容的滋生空间与流量通道。监管部门更要亮剑,依法严惩造谣源头,提高违法成本,震慑流量黑手。与此同时,广大网民也要擦亮眼睛,面对“速食”悲情,不妨先冷静存疑并进行理性判断,莫让同情心被利用,沦为谣言推波助澜的“工具人”。(《中国工人》杂志记者 赵楠楠)
京海配资-京海配资官网-正规股票配资开户-配资论坛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